close

優勝鴿培養法目錄---第十四章 學得特徵與遺傳之關係

林國璋 敬上

2011/5/15 於上海

文章出處:林國璋個人工作室http://tac96875867.pixnet.net/blog

自有歷史以來,人類就相信遺傳的特徵可以由父及子,直傳到後代。聖經的記錄,就有一句大意說:“父親的罪,將會在父子,以至四五代的後裔中出現。”我相信,在五千年前首先從事養鴿工作的人,一定相信,鴿子的競翔能力會影響到鴿子本身的血液,並且藉著血液,而遺傳給它們的後代。

大約在西元一千八百年的時候,有一位名叫拉麥克的法國人,曾經提出過一份報告,報告中說到他以前作實驗,結果發現其類型都是一致的。他以此提出一個遺傳上的原則。甚至達爾文也承認這個事實,他說,這是科學上公認的真理,即使所謂進化,也是取自這種遺傳的特徵。下面我就引用他在“物種源起”的一段話,作為說明。他說:

“習慣上的改變可以產生一種遺傳上的影響。例如,一種植物的開花時間,可能因為移植到一個氣溫不同的地方,而有所改變。這種開花時間的改變,以後就影響到它的遺傳特徵。在動物方面,所謂用進廢退——用得越多的器官越發達,越沒有使用的器官越快退化——的理論,更明顯可見。試以我們家庭中飼養的鴨子和野生的鴨子作比較,它們都同屬於一類,可是它們解剖上就有很大的不同。家裡鴨子的翅膀骨骼比野鴨子退化、輕。可是腿骨卻比野鴨子壯、發達。為什麼?因為家裡的鴨子多走路,而少飛翔,因此,腿進化而翅膀發退化了。在看母牛和母羊,在些國家的人喜歡喝牛乳羊乳,常常從母牛母羊身上擠乳,因此之故,這些國家的母牛和母羊的乳房,就比其他地區的母牛母羊發達。這就是用進廢退的另一明證。目前所有已經馴良的動物,其耳朵大都是往下垂,而野生的動物,絕大部份都是堅立的,何故?因為動物一經馴服之後,就住在一個比較安全舒適的環境,不必時時緊張,提防可能的敵人。而生活在野外的動物,卻經常要耳聽八方,留意隨時可能有的敵人之聲響。結果,耳朵肌肉的進化和退化就明顯可以看到了。”

但是,對於其他某些遺傳上的特徵,似乎有點猶豫,並有另一種解釋。他觀察到,並且記錄下一些自然的進化,這些進化並不是根據“用進廢退”說的原則。他說:“在被我們人類所馴服的動物和植物中,我們可以發現,有些動物所進化出來的特徵,對它們本身並沒有什麼好處,只是對我們人類有好處,或以滿足我們的好奇與趣而已。有些對它有好處的特徵,可能是突然一次發生,而且一次就完成了。自然給予生物許多不同的變異,而人類只把那些對人有用處的,或能滿足其好奇心的特徵加以保留下來而已。”

有一次,我聽到兩個人談論到買一整窩長毛獵狗的仔狗。其中有一個人說,“只要價格合理,我願出高價買下這一窩小狗。”另一個問他理由何在。他說,他曾經帶這只母狗去打獵過。這只母狗真是忠心耿耿,不但如此,它肚子裡懷這一窩小狗的時候,還是跟著主人出去打獵,一直到它要生小狗前一天晚上,它還照常出去。這個人覺得,因為這只母狗有這麼忠心,所以它所生的小狗,也一定可以繼承它的血統。

文章出處:林國璋個人工作室http://tac96875867.pixnet.net/blog

1910年左右,芝加哥有一個叫雷得非的律師,提出一個理論,他認為,如果一隻動物,藉著其本身的努力,取得了特別的體力或能力,它一定有辦法把這特徵遺傳給它的後代。他寫了許許多多的文章討論這個問題。同時,為了更詳盡介紹這個理論,他還專門寫了兩本書,而且頗受歡迎哩!他用了好幾年的時間,研究賽馬的遺傳。結果他說,賽馬參加比賽的時間越長,它所生的後代,比賽時的速度就越快。他又用更長的時間去研究一種荷蘭種的乳牛,他發現,母牛產積的時候年紀越老,其產乳量越大。他又用許多時間去研究獵狗,結果發現,那些擅長於打獵的狗,大部份都是在父母狗已經長大,學會了打獵的技巧以後所生出來的。因為狗父狗母已經學會了打獵,所以就把這種本領遺傳給下一代的小狗。

後來雷德非先生又研究名人錄上的那些人。他的結論是,那些人之所以成功偉大,並不是沒有原因的,最主要的一個原因乃是,他們大都是在父母年老時所生的。他把這些資料搜集起來,作為他理論的根據,結果他的這個理論,就這麼廣泛地被傳開了。

雷得非先生在美國,成為這種遺傳理論的權威,歷時數年之久。他說,為什麼今天美國有這麼多犯罪案件?原因是美國人結婚太早的緣故。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美國人,他們的後代品質水準似乎比較高,原因何在?乃因為他們的父母,在智力上的學習用時間較多,結婚較晚,所以他們兒女的品質就比較好。這種理論,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,而且容易被人接受。

可是,這個理論經過更一步的研究之後,就站不住腳了。首先,科學家先把對乳牛的觀察及理論,全部加以推翻了,戴文波博士對荷蘭種的乳牛作了同樣的研究,結果他發現,母牛生小牛的胎次,和小牛的產乳量並沒有直接關係。然後,勞林博士接著就把他對馬的理論,完全加以推翻。而一位基博士,對最近四十個登上名人錄的人,加以調查研究,結果發現,無論他們是父母頭胎或尾胎生的,和他們的成功,沒有直接或重要的關係。至於獵狗方面他們研究之後,也證明了,不管是早生或晚生,他們的打獵能力如果是好的,一定好,不好的,無論什麼時候生的,總是不好的。所以雷德非先生風行一時的這一套理論,至此全部被推翻了。

這問題至此似告一段落,沒有人再加以討論了。不過,後來有兩個蘇俄科學家又提出了這個問題。一位名叫馬朱林,一位叫林仙哥。他們又把這一碗冷飯炒熱了。史達林讀了他們兩人的著作,結果他認為,林仙哥是所有遺傳學家中最偉大的一個。不要忘了,蘇俄的科學家們,從美國人的發現中,得到了不少的好處,他們有些甚至完全從美國人的環境中培養長大的。在蘇聯的科學家中,有許多人都知道,林仙哥先生的理論是錯誤的,他的根據太脆弱,幾乎沒有辦法在科學的批判下站得住腳。不過,因為達林同意他的看法,所以無論如何,大家都必須接受他的理論。不然,你就必須甘心忍受被整肅的危險。事實上,確實有不少科學家因此被整肅掉了。就像中世紀的加利略一樣,他發現了地球繞太陽轉的事實,並且把這事實加以公佈。他的發現激怒了當時的天主都會,經過蕃判以後,他們要求他收回自己的理論,承認太陽繞地球轉,不然就必須被處刑。加利略沒有辦法,當場收回了自己的理論,公開宣佈太陽繞地球轉。可是出了法院發後,他說:“可是,地球畢竟還是繞著太陽轉呀!”今天在蘇聯也一樣,許多遺傳學家,因為政治上的壓力,不得不公開承認林仙哥的理論是正確的。可是在暗地裡,他們卻不肯接受,並且輕聲地說:“林仙哥錯了,孟德爾和慕勒的理論是對的。”於是他們還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加以研究他們的遺傳學。

後來赫魯雪夫接替只達林執政。他把史達林時代的那些科學家加以整肅。林仙哥的理論也就被整了。不過,不知道什麼緣故,後來赫魯雪夫又重新承認,林仙哥的理論正確的,並且恢復了它的地位。赫魯雪夫垮臺了,結果繼承他的那些領袖,又發動了整肅運動,馬朱林和林仙哥兩人的理論又被整掉了,被拒絕了。

至於那些由學習所取得的特徵,是否會遺傳下去的問題,也許不會停止。將來在某一個時候,也許會有人再提出來。不過,在1969年,本書寫作時,大家一致同意的一個理論。乃是那些由學習而取得的特徵,是否會遺傳下去,如果真會遺傳下去的話,那麼我們還沒有明白的證據可以加以證明。有些科學家仍在等候更進一步的資料。不過,有些人坦白地說,這種理論根本沒有什麼意義。假如這是事實的話,那麼我們人類早就已經被消滅了。有的人卻不這麼肯定,他們還在找那些理論正反雙方的證據。

在目前,我們所能夠講的乃是,我們所有的資料證明,這種理論沒有什麼證據,所以不能妄加接受。如果這個理論正確的話,我們還必須等更多的資料加以證明。在還沒有百分之百證明之前,一切都在未定之天。讓我們先來考慮一些事實。然後我們就可以來談談,怎麼將這個理論用於賽鴿中。

細胞漿的變化,可以影響到種和類的改變。但是,到底什麼東西促使細胞漿的變,目前仍沒有人知道。最近科學家會經藉輻射線的照射,促使了某些細胞將的改變,並造成類的改變。但是這種變化,並沒有比舊的有什麼改進。其中有一些改變,甚至是以前在實驗中曾經發生過的。

在幾千年前,第一隻貓被馴服了。毫無疑問的,這只貓在小的時候就被人收養了。從那個時候開始,人們就喜愛小貓,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曾經抱過小貓,寵愛它們,它們就生活在和人類一樣的舒適環境之中。假如人的關心和照顧,可以遺傳下去,使動物變成最可愛的,那麼無疑地,今天的貓,應該是人類所能想像得到的最可愛的動物。事實早真如此嗎?人們常抱它們坐在火堆前烤火,按理說,它們一定越來越不怕火才對。可是,你看,現在每一隻小貓生下來就怕火。你必須慢慢教,它們才敢接近火。

幾年前,我在距有人住的地方幾裡遠的地方,以陷阱捕動物。結果我捕到了一隻野貓,沒有爬過樹。過後不久,我又捕到了六隻野貓,這六隻野貓和森林裡的一般野貓並沒有兩樣。這些野貓若不是在森林裡生的,就是逃離主人家,回到森林裡,過它們所適合的那種原始生活:住在地洞裡,捕捉其他小動物以維持生活。

從這些貓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,它們祖先被人類馴服的特徵,並沒有藉遺傳而傳給它們。這些一度被人類所養的貓,回到了森林原始環境,它們仍然能在那環境中生活。野貓的特徵是,喜歡捕食我們的鴿子,請看,今天被人類所馴服的貓,它們不管住在你的舒適的環境中,還不是一樣喜歡捕獵鳥類。我們的鴿舍還不是經常被貓兒們光顧。

現在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,某些器官若沒有加以使用時就會退化的理論。我在小孩子的時候,從一個攤子買到了一對鴿子。這只鴿子的祖先,連續六代沒有飛過四十碼的距離。它們所住的鴿舍只有二十盡長,它們的祖先,過去的惟一用處是,被關起來,養大、養肥了殺來吃。我把這一對鴿子買回來以後,以讓它們交配。所生出來的幼鴿,我就讓它們和我其它的鴿子在一起生活,讓它們住在一起受訓練。偶而我也讓它們參加俱樂聞的競翔。叫我吃驚的是,有一次,這對原來是肉食用的鴿子之後代中一隻鴿子,參加一項一百五十裡的競翔,共有六百多隻選手鴿參加,它竟然得到了第三名。你看,這只鴿子是肉鴿,其祖先連續六代都被關起來,沒有到外面飛過,按照用進廢退說的理論,它們的飛行能力應該受到很大的損傷才對。可是,根據我這只鴿子的表現,它的飛行能力,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。問題是,如果它們的祖先都是被關起來,或都是加以競翔的話,我們沒辦法分辨其優劣而已。

在觀賞方面,每一種不同的觀賞鴿,都有其不同的特徵,不過其特徵也不是因為用多而進化出來的。長尾鴿的尾巴看起來很美,可是事實上一點也沒有用處。短啄鴿的嘴,不但對自己的生存不利,如果能把它去掉的話根本就比較好。可以清楚看到,觀賞鴿的這些特徵,並不是因為用多了而進化出來的,也不是因為沒有用而退化的。就我們所知,一些由學習而取得的特徵,是不能由遺傳而傳給下一代的。例如,我們從觀賞鴿中,選出某些我們所希望要的特徵,加以交配,想取得此一特徵,往往不能得。我們必須從頭來,才能夠培養出我們所要的特徵。

有一個名叫威士曼的德國科學家,曾經作過一個實驗,他把供作實驗的老鼠尾巴切斷,連續切了二十二刀,結果對於這些老鼠所生的後代,一點也沒有影響。有些“種”,我們把“多種”配合在一起,經過好幾代之久,結果其後代也一樣沒有受到任何影響。

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細胞的構造,我們知道,一隻動物之未來,完全取決於其中之遺傳因數。所以,假如藉學習以取得的若干特徵,要能夠遺傳給其後代的話。其所學得的身體特徵,必須可以影響到細胞漿,影響到遺傳因數才可以。到目前為止,就我們所能夠知道的,藉學習所取得的特徵,沒有辦法影響到細胞或遺傳因數的構造。前面我們已經講過,細胞漿及遺傳因數的組織及其與遺傳之關係,所以我們知道,除了細胞漿及遺傳因數以外,我們沒有什麼辦法,可以改變動物的遺傳特徵。但目前,我們還不知道用什麼物質,用什麼方法,可以改變細胞漿及遺傳因數。文章出處:林國璋個人工作室http://tac96875867.pixnet.net/blog

後天感染的某些疾病,是否會傳給後代?有些家禽的疾病是通過蛋而遺傳的。拉白糞就是其中之一。另外也還有一些病是由蛋傳染的。即使如此,我們可以肯定,疾病本身是不會遺傳的。因為疾病絕對沒有辦法影響到生殖細胞,以及遺傳因數的構造。過去曾經有人認為傴僂病是一種遺傳的病,有人以為後天白癡症,得到了以後,會遺傳給後代,可是事實並非如此。我們知道,在鴿子之中,經常會發現有軟骨的傴僂病,以及後天白癡症。它們並不遺傳。

當美國人初至密芝根開荒時,他們帶了許多羊群和他們一起去。柯博士告訴我他小時候一次很有趣的經驗。他父親的羊群中,所生的小羊,有一大部份都因為甲狀腺腫而死去了。他的鄰居們都認為,這種病一定是一種遺傳的病,和全世界一般人的看法一樣。但是,這位年輕人卻有另一種不同的看法。他到距離好幾裡之外的鹽礦去。他知道,這些鹽礦含有碘質。他帶了一些鹽回來。結果,他家以後所生的小羊,一隻患甲狀腺腫的也沒有。從那次以後,他父親只在飼料中加那種鹽,就可以養出完全正常的小羊。

在沿海一帶,因為一般人常吃魚,碘質不虞缺乏,所以沒有甲狀腺病的危險。但是住在內陸的人,他們就必須吃一些碘質,才可以避免患上了甲狀腺腫的毛病。那些住在阿爾卑斯山的人,過去所生的孩子中,有許多患上了傴僂症或是後天白癡症。後來專家們加以研究,找出了問題之所在。他們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宣傳,勸導孕婦們多吃碘質的食物,結果局勢在一代之間就改變過來了。傴僂病是一種矮小、不正常的人,他們很少活過三十五歲。他們的毛病之原因,是由於孕婦所吃的食物中缺少碘質,而不是遺傳的。

我們很容易會如此想,當我們買一對很好的種鴿進來以後,它們所生的第一代鴿子是傴僂病的鴿子,或是軟骨病的鴿子,第二代的後代也是如此,那麼很明顯的,這對鴿子有這種不良遺傳的特徵。事實是否如此?我怕不是,毛病的起源,實在是因為你給鴿子吃的飼料中,缺少了某些它們所需要的物質,所以它們才會生出這種類骨病的鴿子。這對於養鴿子的朋友們是一件很重要的功課,因為缺少鈣質、氟質,和維他命D,都可能造成鴿子骨骼發育的不正常。甚至你把握鴿子隔離不受陽光照射,也可能發生毛病。假如我敢肯定,某只鴿子有許多好處,只有一個缺點,患了軟骨病或傴僂症,我敢使用這只鴿子作為我的種鴿。我相信,只要給予適當的飼料,這只鴿子所生的後代,可以和一般正常的父母鴿所生的後代,完全一樣正常健康。

疾病本身不會遺傳,但是患某種病的傾向去可能遺傳。在鴿子方面來說,潰爛症是會因家族而感染的。我並不是說,它會遺傳。有些鴿系,其身體構造就是有患這種病的傾向。因為潰爛的細菌很普遍,一般鴿子生活在這種細菌環境之下,不會有什麼影響。但是,具有犯這種毛病傾向的鴿子,一接觸到同樣的毛病,潰爛病就來了。有的鴿子,其膆囊有特別的組織,能抵抗這種毛病,有的鴿子,也許感染過這種毛病,一次之後產生了免疫力,所以不會有毛病發生,事實如何?我們只能說,還不知道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買鴿子時,要加以小心選擇的原因。我們很容易可以想像到,第一次人類感染麻疹時,一定死了許多人。今天,麻疹對我們人類是小問題,不會死人。在所有小孩子疾病人中,它算是最容易處理的一種病,我們甚至已經可以用預防針,造成孩子體內的免疫力,可以不出麻疹。

有一個故事,說到夏威夷人,原來生活在一個無憂無慮,無病無痛的世外桃園中,他們從不知道麻疹是什麼東西。後來白人在這些島嶼出現了,同時也把麻疹的病菌帶來了,結果夏威夷人全部都在這種細菌的感染之下,大家病了,死了,就像突然之間來了一陣大瘟疫一樣。在我們算是一種無關緊要的小兒病,對他們來講,變成了一場幾乎無可挽救的大災難。

在未來,我們也許可以發展出某些特別的鴿系,使它們對某些疾病,有特殊的免疫力。可是,在今天,我們看到各個鴿家族,血統那麼混亂,我們幾乎無從選擇。絕大部份的鴿子,對於一般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,大致都相差不遠。不過有些鴿子的抗病力似乎特別強,有些鴿子,對於某些疾病,甚至有免疫力,但是詳細情形如何,只有等時間來證明了。

科學家曾經實驗過,用酒精加在生殖細胞上,看其反應如何。當實驗人把酒精加入胃部時,沒有什麼反應。把實驗的動物放在酒精的上面,讓它們嗅酒精的味道,結果它們所生的後代,體力似乎特別強。但是,它們的生殖量卻沒有平常動物那麼多。因此有人就說,嗅酒精的味道,把那些較弱的胚胎都悶死了,只有那些強壯的留了下來。

我想,在所有的動物之中,鴿子是經過人類最嚴格的挑選的。除了少數例外,絕大部份的鴿子都必須飛到差不多六百里的距離。它們不但要有能力可以安全飛回家,同時速度也要快。只有符合這兩個要求的鴿子,鴿主人才會把它們留下來,同時讓它們生後代。不合於這要求的,甚至連生存的權利也沒有。疾病及外表的特徵,對於鴿子的存留或淘汰,關係反而不大。

每一個小孩子,以及動物,都必須學習我們所學過的東西,同時還要學習他們祖先所學習過的那些東西。因為這些種藉學習而得到的特徵,對遺傳因數或生殖細胞,並沒有什麼影響,所以不能遺傳給下一代。普林斯頓大學的康克林教授,用一句很簡單的話,把這意思很清楚地表達出來。他說:“木頭的腦子可以遺傳,木頭的蛋可不能遺傳。”

為了同樣的理由,懷孕時仍然在打獵的母狗,其所生的小狗,打獵能力並不一定比那些懷孕時不打獵的母狗所生的小狗好。母馬比賽的時間久,所生出來的後代並不會比較善於跑。無論你如何拼命在母牛身上擠牛乳,所生的後代,產乳量也不會因而有所增加。強迫讓肉牛或鴿子長胖了,並不能讓它們所生的後代,也一樣的胖,同時在鴿子方面,你若這樣作,也沒辦法使它的鴿舍有所改善。我們這樣作只有一個好處,那就是知道那一隻動物具有最高的潛力,這樣我們選擇品種時,就可以知道去選那最好的。而我們所培育的下一代,其好壞,就要取決於我們對這一代的正確選擇了。

假如遺傳的品質一樣的話,那些老經驗的母狗所生的小狗,其打獵能力一定不會比那沒有經驗,剛生第一胎的母狗所生的小狗好。競賽的速度,並不能使它們的後代,在速度上有什麼改進。你把綿羊的尾巴切斷,它們所生的後代,尾巴也不會因此而短一點。你把動物的耳朵剪斷了,或剪成好看的形狀,也沒有辦法讓它們的後代耳朵較小,或較好看。如果這樣作,只有減少了你加以正確選擇的機會而已。那些不喜歡在屋內生活的動物,無論你怎麼教導它們,其所生的後代也一定不安於室。那些才競翔鴿所生的幼鴿不一定因為父母鴿是沙場老將,就對競翔特別強。而那些終生被主人關於鴿舍中的鴿子之後代,其飛行能力也不一定會比別的鴿子差。

一般人都認為,幼年母鴿第一回生的蛋,其品質比第二回生的蛋差。如果要說真的有什麼差別的話,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飼料的問題,以及氣候的問題,或其他和環境有關的問題,而不是第幾回生的蛋的問題。從遺傳學上的立場來看,我們沒有足夠的理由可以證實上面這一個大家所公認的看法。我們可以知道,有些初次生蛋的母雞,因為時間關係及飼料的關係,其初次生蛋孵出的後代,比以後孵化的後代差,這倒是事實。

如果我們一直只注意母鴿和它的蛋,那我們的討論也就不會離題太遠了。我想大概不會有人認為,雌鴿或雄鴿孵卵時,其情緒及身體狀況,能夠影響到在蛋殼內正在發育的雛鴿。不信你把鴿蛋拿去給別的動物孵孵看,甚至你可以用機器孵,只要它們的父母鴿的遺傳好,不論你是怎樣孵,它所生出的幼鴿,有良好競翔能力的,必定依然有好的競翔能力。

所以,我們以後討論問題的時候,不要把方向搞亂了。我們必須謹記於心,決定鴿子各種能力的,只有惟一的因素,那就是它的遺傳因數,我們所作的其他任何努力,只是在改變個別的鴿子之外形,使之適合於我們的需要,而對鴿子的遺傳則不能加以任何的改變。我們選擇種鴿時,要根據鴿子自己所表現的最代之品質。藉學習取得的特徵,根本就不能遺傳給下一代,要它又有什麼用?

文章出處:林國璋個人工作室http://tac96875867.pixnet.net/blog

父母年齡對後代之影響

在賽鴿運動盛行的國家,像比利時、英國、德國之類,有一個“意見”很流行,有時有人甚至把這意見當作真理一般加以傳述,那就是說,一隻鴿子,不管它有多好,只要超過了七歲,它的生育能力,差不多就等於零。我常常聽到一些鴿界的朋友說,他把某一隻冠軍鴿淘汰掉了,原因是它已經超過了七歲。甚至還有一個更玄的“意見”,說,這些鴿子的優點,可以在其第三代的孫子身上返回來,它的價值就在這一代“恢復”了。除非我們所知道的遺傳學理論完全錯誤,不然我要說,這兩種上“意見”都是毫無根據的胡說八道。我們絕對不可隨便相信。

要說老鴿所生的後代,不如所紀累的鴿子所生的後代,似乎有不少明顯的證據。不信你拿那些競翔成績單來看,獲勝的鴿子,大部份是年輕的鴿子所生的後代。但是,這樣的比較對老鴿很不公平。你看,生育的鴿子,一定是年輕的比年老一多,同樣一隻年老母鴿所生的幼鴿,數量又比年輕的鴿子少。所以當然在競翔中,獲勝的鴿子,年輕父母生的一定比年老父母生的多。

為什麼不用同一對夫婦鴿在年輕時所生的鴿子,和在年老時所生的鴿子作一個比較?是否有人作過這樣的比較?很少。為什麼?因為如果一對鴿夫婦生下來的第一對幼鴿表現好的話,它以後所生的鴿子,大都被人留下來作種鴿,所以沒有辦法加以比較。

論到年老的鴿子和年輕的鴿子的問題,我想我們還可以有一個說明,那就是寄生蟲的問題。一般說來,年輕的鴿子較少有寄生早,而年老的鴿子,其寄生蟲的問題就比較嚴重。因此,老鴿所養的幼鴿,也就比較容易受到寄生蟲的騷擾,而年輕鴿子所生的後代,就比較安全。而年輕的鴿子,比較常在外面飛,排泄物也比較少排在鴿舍中,所以環境可能比較清潔。而且,一般鴿主人的習慣是,對那些還在參加競翔的年輕鴿子的鴿舍,比較勤加整理清掃,對年老鴿子,只作種鴿用的,不太加以清掃。結果寄生蟲就更容易繁殖,而在這些鴿舍中長大的幼鴿,就要遭殃了。這也是年老鴿子的一個問題。

文章出處:林國璋個人工作室http://tac96875867.pixnet.net/blo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歸一鴿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